Rss & SiteMap

中体象棋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专业网站,人气最旺的象棋论坛之一,提供最新象棋棋谱、直播、比赛资讯、棋手资料等等。
共1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2007“七斗星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竞赛规程

11楼
南疆少女 发表于:2007/5/11 12:11: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2楼
huhu2003 发表于:2007/5/11 12:25:00
   象棋制度改革从来没有停止过吧。改革有激进式和渐进式之分,激进改革受阻一般更大,所以通常进行的是渐近式改革。最新的的象棋制度改革似乎比3210更激进了一点。但我想说的是只要方向正确,激进一点也无所谓了。方向无非就是追求象棋自身的变化尽善尽美,并以此来吸引观众,吸引赞助,从而扩大市场吧!精彩和棋(积极和棋)与消极和棋好比一对连体兄弟,要么一荣俱荣,要么一毁俱毁。要克服消极和棋这颗毒瘤对象棋发展造成的严重副作用,割掉精彩和棋这块好肉,应该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处理办法吧。毕竟目前“医疗技术”有限,目前没有足够精确的仪器和高明的技术来识别和区分究竟哪些是消极和棋,哪些又是精彩和棋。
13楼
如鲠在喉 发表于:2007/5/11 14:16:00
楼上这样说就有连孩子带脏水一起泼之嫌了!赞成也好反对也好,相信大家都是希望象棋兴旺的,但现在说什么都早,是骡子是马或许要等赛事做了才会知道吧?就让我们拭目以待联赛开始吧!
14楼
如鲠在喉 发表于:2007/5/11 15:17:00
以下是引用 河北象棋网 棋自苦寒来 在 2007-5-11 11:46:37的发言:
    今年的象甲联赛听说先手和棋算输了,这么搞笑的规则要是让当年泉下有知的张锦荣,周德裕知了会怎么样呢?象棋是属于全世界所有下棋的人的,不是胡荣华他一个人的,胡对象棋的贡献很大,但不能因他一时喜好改了就改。就好像当年的毛泽东文化大革命,现在还只是个苗头,赶快断了这念头吧。
    第一,象棋竞技的规则应尽可能发映棋手的水平。如果定下的规则就好像猜拳一样,谁猜到后手基本上就赢了,哪和小孩子玩猜拳还有什么区别?老胡说尽量要出冷门,我不同意这看法,象棋比赛是检验每个棋手的水平的,如果比赛的运气成分很大,哪比赛是为了什么?如果每次比赛都是出了冷门哪说明很大问题了,我们希望的是出更多一些有实力的新人!也不是所谓一些靠运气的冷门。
    第二,象棋和棋是象棋平衡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改革尽可能避免消极和棋,如果象棋没有和棋,哪都不像棋了,就像LJ一样,记得上次的一个大师赛吧,是先手和棋算输的,看了哪些棋都不像棋,棋手的心态完全扭曲了,作为第一线的专业棋手是向人们表演象棋的美感,而哪次比赛并不是谁的着法有多妙,而是展示谁出错的更大,更严重!老胡这么喜欢不和棋,干脆一分钟包干算了,哪肯定极少和棋了,但这样好吗?
第三,职业棋手应负起主要负任,这么滑稽的规则定了下来,为何不敢反对?有些棋手发表了反对意见,但不有力,就这事徐天红该记上一大功,还有吕钦,许银川,柳大华,至于赵国荣,为人八面玲珑,从不得罪人。哪不要说了,作为很多第一线的棋手老要别人的兴论去压制,而自已什么都不做,
    第四避免更多不合理和棋,应从棋手素质下功夫,现在的棋手水平接近,和棋应该也不是很容易啊,以前许银川下棋很稳的,但别人老顶和他,他要抢分,现在的棋风也越来越凶了啊,杀棋精彩,平稳细腻的棋也是象棋的一部分啊,很多名局都是精细的藤挪,慢慢渗透,要是先手和棋算输,哪像飞相局,起马等的一些缓攻型的棋近期肯定不怎么见到了。弈天的顶尖人机高手应该比现在的人高多了吧,但也不是很容易说和就和的,要是让个人机高手打全国赛应该也很少和棋的,这就能说明好些棋手本身问题。要避免和棋,只能棋手不断进步,用功再用功,现在可能是这个象棋的一个重要的必经之路吧。说穿了,避免和棋不是真正的目的,而是避免背旧谱旧习成和,鼓励棋手进行新的革新,为象棋注入更多的活力。充满新意的和棋甚至是输棋都是很美的,像阎文清不断创新,有些布局下的好,但后面出错输了,但人们对他的评论不会变,而李望祥,老是一个士角炮,还称什么士角炮专家,笑话,大笑话,他对士角炮创过什么新招?下过什么新着?老是下士角炮先手也想顶和。永远不会出成绩。
    第五,最关健的一点,象棋的领导不会下棋,就像象甲的李智屏和别人下的哪盘简单的棋规都不会,一个不懂棋的领导,不爱棋,你又能指望他为象棋做些什么呢?真怀念当年林弈仙,谢侠信领导象棋时,哪有围棋的分啊?再想想现在,唉,说到这点我不想说了,郁闷……
总之,这改革将象棋越来越不像象棋了……
    象棋的最终目的是怎么样,我不清楚,就我个人理解,它很能煅烧一个人的意志还有别的综合素质,最能培养人的沉稳慎密思维,和勇于更新的创造力。应该不会为了是让二个街边流氓哪花拳绣腿劣招百出的厮杀吧。我今天是想到哪那就说到哪的,文笔可能不通,说话可能也偏激,但这就是我的想法,我希望象棋越来越好。
15楼
如鲠在喉 发表于:2007/5/11 15:25:00

http://www.xiangqi.com.cn/forum/view_22808.html

以下是引用 河北象棋网 鹏翼垂空在 2007-5-11 10:50:48 的发言:
  又看了一遍电视剧《亮剑》,每看一遍都有一些感慨。为主角李云龙的敢作敢为喝彩,为那些牺牲了的英雄们惋惜,也为最后慷慨激昂的论文振奋。曾有好多位棋友说棋手们应该学习亮剑精神,因为大家已经看腻了象棋比赛的和风细雨,不想再看下去了。的确如此,随便找近几年的全国比赛对局看看,和棋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没有正经下和的和棋更是层出不穷。我想,这不单只是是棋手们的责任,更是象棋的悲哀!这几年联赛的启动,表面上显得象棋界也满风光的,棋手们也都为之忙碌,美其名曰为象棋事业努力,不如说是给可怜的棋手增加了些许收入。然而,这些光明的东西背后真的是前程似锦吗?答案是否定的,看看多少队伍因为找不到赞助而退出联赛,看看报纸上那些豆腐块般的报导,就明白象棋没有因为有了联赛而多么兴旺,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的一针兴奋剂罢了。勉强走了3年之后,2007年的联赛总赞助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可悲啊,“象棋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数以亿计的棋迷,是任何项目也无法比拟的...”那些动不动就喊着这样的口号的所谓领导者,不知道除了喊口号充门面之外都做了些什么东东。实在是听腻了听烦了听怕了。既然喜欢象棋的如何如何多,那为什么连点赞助都搞不来?数以亿计的人哪怕一人给1元钱,也够打N年联赛了吧,那还至于这么摇尾乞怜的去求人家的100来万赞助?可见的确已经到了有奶便是娘的境地了,实在让那些真正热爱象棋的人们寒心啊。退一步说,有人赞助了,好事啊!那为了回报人家赞助商,就好好比赛吧?不行,赞助你们你们得按人家的赛制玩,要不就不赞助了。故而就出现了所谓“贴时竞叫和棋黑胜”的混蛋赛制。想来真让人叹为观止!千余年文化的完美结合——象棋,被取消了最表现完美的和,强制分出胜负,分不出胜负就判一方负,这就是改革,这就是为了象棋的发展,想出来的革新方式。胡司令他们甘冒天下之大不为,不顾现在人的反对,后辈人的指责,千古的笑柄,万年的罪人,其精神让我们为之叹服!的确应了他的那句“姓胡的可以胡来”!故而,如有意见者,只能埋怨自己不姓胡,不能为之左右了。记得韩寒指责现在的教育制度,意思是说“现在的教育两种形式,一种是还没到澡堂子就脱光衣服往澡堂子跑,还有就是穿着棉袄洗澡。”象棋现在更愈演愈烈,不但是脱光衣服跑去澡堂子,还是勇敢的跑去喷着硫酸水的澡堂子大洗特洗,可见其勇敢程度之一斑了。这些勇士我看下棋太浪费了,不如去和恐怖分子拼命更显得有价值!亮剑精神为近似奢华颓废的社会来了一阵清凉,告诉人们要积极的面对一切,多好的教育啊,其实棋界有这种精神的人很多,全力争胜不消极应付比赛的不胜枚举,而大家却是看到少数人的不负责任便指责象棋没有价值没有变化,难道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如今这样的赛制,无疑让正常人变得不正常,甚至近似疯狂,这意义何在啊?象棋深厚的文化底蕴,难道就是要让下棋者从正常人变成疯子吗?我想这决不是象棋的本意,更不是古圣先贤的本意。罢了,也许我言过其实,也许这样的所谓发展是象棋需要的吧,看完了这场刀光剑影的武侠象棋再说吧!哈哈


16楼
huhu2003 发表于:2007/5/12 11:20:00

引言:使制度创新的利润增加从而激励人们进行
化和偏好的女化而妨碍制度制新的.则是
制度创新的成本。


17谁妨碍我们创新
    ——再谈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过程就是制度的产生、替代与转换的过程。人们
进行制度创新是为了获取利润。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实施
新制度的利润增加或降低,从而使人们产生改变现行制度的
动力,或者妨碍人们进行制度创新’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使制
度创新的利润增加从而激励人们进行制度创新的,l是现实中
笸生的相对价格的变化和偏好的变化;而妨碍制度创新的,则
是制度创新的成本。
    所谓相对价格的变化指的足生产要索价格比率的变化、
信鼠成本的变化、技术的变化等。相对价格的变化之所以能够
促使人们进行制度创新,因为它改变r人们之间的激励结构。
    先看价格比率的变化。要素价格比率的变化就是各种生
产要素的价格发生改变.以前紧缺而昂贵的可能变得比较便
宜,以前充裕的变得比较紧缺从而价格E涨。一旦发生这种变
化,人们总是希望占有短缺的要素。于是,对短缺资源的争执
就会激励起来。这时候.就需要一种制度来调节人们之问的关
系。举例来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与技术在经济发展
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知识、技术日益成为短缺资源,价格不断上
涨。而以往很短缺的资本倒显得相当充裕起来,价格也趋于降
低。这时候.大家就会发生对知识要素的争夺。而为了平息这
种争夺,规范彼此的行为,降低交易成本,就舍对关于知识产权
的制度形成强烈需要.实施知识产权制度的收益也会大大上
升。于是就形成了对有关知识产权的制度进行制度创新的强
大动力。除了要素价格比率变化而外,信息成本(交易成本~的
变化和技术变化也具有类似作用。
    技术是影响制度需求的重要因素。技术发展水平和技术
进步对制度需求的影响常常通过降低宴施新制度的成本而使
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新制度经济学家常提到的一个例子
是美国西部开发过程中土地所有制度的例子。西部开发初期,
由于士地非常充裕,经济上没有建立土地所有制的必要。后来
随着人n土地关系的变化,出现丁对土地所有权的潜在制度需
求。但是,由于维护土地所有权的成本太高(建立牧场围栏费
用过高),土地的所有制度一直难以形成。后来,带刺铁蒺藜的
出现大大降低丁维护土地所有权的费用,相对于收益,铁蔟藜
的成本不再重要,这时候,对土地制度的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
求,土地产权制度得以建立。
    偏好的变化是制度创新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偏好是经济
学中常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偏好的改变受着经济发展水平、国
民收入、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相对价格和信息成本的影
响。随着偏好的变化,既有制度可能就不再符合人们的最大化
要求,于是就形成了对制度创新的需求。譬如,随着国民收入
水准的提高,人们对闲暇的偏好会提高,此时,改变原有工作时
间制度、代之以更灵活的弹性工作制就成为必要。这是偏好影
响制度变化的一个例子。
    应该强调的是,相对价格和偏好的变化并不一定引起制度
创新和制度变迁。只要原有的制度均衡还未打破,制度创新就
不会发生。而打破原有制度均衡的条件则是存在一种潜在的
制度安排,而这一制度安排的刨新成本低于创新收益。另一方
面,制度变迁从深层次辨是一个社会各种利益关系调整的过
程。这一过程是否发生,除了成本收益比较的囡素外,还受许
多其他因素制约。因此,成本收益关系只是提供r制度创新的
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上述三个因素只是影响制度创新的收益,实际上,对创新
能否发生影响更大的是创新成本,而制度创新成本的大小又因
制度创新主体的不同而不同。
    制度主体有三个层次,个人、组织和国家,相应地,制度创
新也分为三个层次:由个人独自推进然后大家仿效的制度、各
种组织以自愿协议形式建立的制度、政府强制推行的制度。不
同层捉的制度安排,其制度创新过程的特点也不相同。由个人
创新的制度,没有组织成本和强制执行的成本,但收益增长的
可能性是有限的,制度创新缺乏规模效益。由团体和组织创新
的制度,在制度创新之前必须在组织或团体内形成一致的意
见,然后才能进行创新.而这必然要支付组织成本。随着组织
人数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达成一致的成本也随之提高,过大
的组织成本常常使制度创新无法实行。国家的制度安排,由于
姒国家的强制力为依靠,因而不需要一致同意,组织成本较
小。但是由国家进行的制度创新,任何人无论赞成与否都必须
执行,这必定带有较大的“强制成本”。
    由于国家的特殊地位,具有较大强制成奉的制度创新同样
可“进行。这种情况进一步发展,就有可能形成国家为自身利
益而强制进行某种制度创新的情况。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并
不一定相同,因此国家可能为自身利益强制实行某种制度,虽
然这种制度并不符合社会利益。这就导致了国家的异化。这是
以国家为主体的制度创新所特有的问题。
    制度创新的过程就是寻找一种可以获得外在利润同时成
本最小的制度安排的过程。由于人对事物的认识常常受他所
在的社会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与一个社会固有习惯和
传统相一致的制度创新方向,通常是成本最小的方向。这可以
由意识形态等非正式约束节约交易成本的作用得到解释。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到,制度刨新受到很多因素的作用。那
么,谁或者什么冈索妨碍中关村制度刨新的进行和发展呢’可
见.这里面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紊,既包含经济发展水平、
偏好、技术等原因,还有制度创新组织方面的问题。稍微具体
点说就是.制度刨新的主体不能由国家垄断,要让个人和基层
组织成为制度创新的真正主体,同时国家应承担起改善制度环
境的责任,让个人和基层组织进行的制度创新能够以较高的效
率进行。

——摘自《新制度经济学漫画: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 王跃生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7楼
lgdindon 发表于:2007/5/16 16:51:00

大风起兮蛟龙现,激流涌兮濯我心。

奉劝那些只知道抱怨新棋规的,富于侵略性才是世之王道,奕者不可不察!

共1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2004-2014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1757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