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体象棋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专业网站,人气最旺的象棋论坛之一,提供最新象棋棋谱、直播、比赛资讯、棋手资料等等。
共10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2][3][4][5] [6] [7][8][9]
[浏览完整版]

标题:2014年河南省少年象棋锦标赛(7月25日-27日,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

51楼
XWZ06 发表于:2014/7/12 8:24:00

家庭氛围决定孩子一生命运  

2014-07-11 07:22:44|  分类: 教子必读|举报|字号 订阅

家庭氛围决定孩子一生命运 - 哥们干杯 -
 


孩子特别敏感爱哭怎么办?孩子爱发脾气摔东西怎么办?孩子不爱说话怎么办?孩子一紧张就口吃怎么办?孩子没有耐性多动怎么办?孩子读不进书怎么办?孩子特别倔强怎么办?孩子独立性差只愿和妈妈待在一起怎么办?孩子爱推人怎么办?孩子太追求完美怎么办?孩子老是恋着一个东西怎么办?孩子特别健忘怎么办?……


每天,我都会遇到很多家长朋友对孩子的一些性格、行为上的提问。对于孩子的这些现象,一方面,我很想就“家庭氛围和孩子的性格”和家长好好聊聊,但另一方面,又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口。


前几天,我突然想起一部很著名的电影,想必很多人也都看过,就是根据真实的历史改编的《国王的演讲》。我想,成长于王室的艾伯特,到底是如何成为了一个严重的口吃患者呢?要知道,很多人口吃,是源于小时候心理上的受到了打击所造成的。而且,同样作为生来高贵又备受瞩目的王子,他的哥哥大卫为什么自信从容,和艾伯特性格如此不同呢?


经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答案逐步揭晓了,但也令我陷入了沉思。


乔治五世国王有六个孩子,大卫是长子,艾伯特是次子。他们的家教十分严格,艾伯特是7岁时开始口吃的。在某种程度上,是父亲和周围的人对他的态度,诱发了艾伯特的口吃。


为什么这么说呢?乔治五世一贯严厉强势,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刚开始,艾伯特由于紧张,偶尔有说话不顺畅的时候,父亲就会冲着他大叫:说啊!说啊!艾伯特是左撇子,但被逼着使用右手写字;艾伯特有O型腿,就被强迫绑上腿型矫正器;艾伯特吃饭太紧张,甚至导致自幼患上了胃病……


这些,都使艾伯特没有了自信,从而口吃更加严重,到了无法正常交谈的程度。


或许是艾伯特天生的性格比较敏感,当他的哥哥大卫以王位第一继承人,并且以自信聪明漂亮倍受赞誉的时候,艾伯特则躲在哥哥的光环之下,度过充满了孤独和忧伤的童年。


最后,正如电影中所讲述的,将艾伯特“治疗”好的,并不是高明的医生(之前,有8个名医都以失败而告终),而是一位没有行医资格的戏剧导演罗格。罗格使用的方式,做的最大的努力,是从心理上找到了艾伯特的病根,就是减少艾伯特的“挫败感”,从来不给他压力,帮他恢复自信。


好了,那我们就来谈谈家庭氛围和孩子性格之间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性格很重要,从孩子成长来看,性格决定行为,真的是“性格决定命运”;在孩子性格形成的童年时期,如何培养性格,比获取知识更为重要;童年的性格一旦形成,将伴随孩子一生,在事业和生活中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孩子天生在性格上有差异,后期更是千差万别;同一个成长环境,也会培养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性格;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我想,可怜天下父母心,很多家长也和乔治五世一样,想尽快把孩子培养成才,不惜为此付出时间、经历和金钱。但是,如果孩子的性格不够自信、不够开朗、不够宽容,那么,也正如艾伯特一样,即便以后当上了国王,也会遇到诸多的问题。那么,该如何在孩子童年时期,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宜的家庭氛围呢?


原则一:家庭氛围应该轻松、温馨、民主、自由,不要专制、蛮横、高压、独裁。


我知道,有些家长一看这个原则,就会说,“有那么严重吗,至于那么上纲上线吗……”。你还别说,每个家庭,的确要从这个精神高度来确立家庭氛围的宗旨。


怎么说呢,家庭里需要有一个类似“家庭宪法”的纲领——既然是“家庭宪法”,就要是任何家庭成员都必须遵守的,不因为身份的不同而例外——这才可以叫宪法。那么,就要家庭成员一起确立,达成共识。


该如何确立具体的宗旨呢——很简单,看看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经历就知道了——你是想在家里实行如朝鲜的那种一个人说了算的方式呢,还是大多数国家实行的尊重每个人的权利的那种呢?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家长特别害怕自己在家里没有权威——有一次,我和一位刚当上爸爸的朋友差点吵起来,他无论如何都要坚守一条,“儿子必须听老子的”,认为“不如此的话,那还不乱了”。当时,我实在无法说服这位名牌大学硕士毕业的现代爸爸,该如何清除出真的属于落后的教育观念。


后来,我慢慢冷静下来,和他一步步地分析:如果你在孩子面前强势,那么,孩子就会形成服从型的性格;如果你在家里是一头狮子,那么,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一只绵羊;当你盛年的时候,孩子会崇拜你的智力、见识,甚至是体力,但孩子成长之后,就会抛弃你、反抗你;你要孩子必须听你的,那么,你就给孩子画了一个框,以后,无论孩子怎么发展,都不会比这个框更大;一个人最应该追求的,不正是人生的自由吗,为什么不在孩子成长的阶段,就让他体会到人生自由的快乐呢?


我不知道我的这位朋友听进去了多少,但我真的很想告诉所有的家长,千万不要在家庭教育中,太过于“想当然”——很多你一直认为“本来不就应该是这样”的事情,其实是需要多多思考,多多琢磨的。


原则二:每个家庭成员无论性别、年龄的差异,从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尊严。


这一点,也有很多家长不认可,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从来都认为,当孩子小的时候,还不配做一个“完整的人”,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不能给他太多的尊重。否则,孩子会养成桀骜不驯的性格,有反骨,会不好管教的。


这是一个特别大的误区。当你充分尊重孩子的时候,恰恰是赢得孩子真正地尊重的开始。这个道理其实一点儿都不深奥,将心比心,每个人都会明白。但真正地做起来,尤其是对待自己的孩子,还真不容易。


这天,我带着丸子参加一个活动。因为时间没到,一个爸爸在看着男孩写作业。“两位数除以三位数,你猪啊!”,“知道吗,你猪脑子啊!”……那位爸爸就坐在孩子对面,眼睛紧紧盯着孩子的一笔一划,只要有一点错误,他就厉声训斥,还不时抬起手掌拍打孩子的脑袋。那位本来长得挺健壮的孩子,一边带着哭腔低声回应着,一边满头是汗地哆嗦着写作业。


我不知道这位爸爸是出于什么心理,在几十位家长和孩子的面前,在如此公众的场合当众羞辱自己的孩子——是要借此树立自己权威,还是要给孩子一个深刻的教训呢?无论是哪个,我都认为这位家长是在做一个令他以后注定会后悔一生的举动。我和周围的家长、孩子,一起用充满同情地眼光看着那个可怜的孩子。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勇敢、独立、机智,但家长在这样的场合连着骂孩子十几句“猪”,孩子当时钻地缝的心都有,还怎么培养良好的性格呢?


我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这位爸爸才会从教训中觉悟到:我们要求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不是靠说教,而是要自己做到。孩子不会因为你说该如何做而做,而是看你如何做而学。


在家庭里,爸爸有没有尊重妈妈的家庭劳动;父母有没有对长辈说一声辛苦了,谢谢您;家长有没有一回家就抱怨天气、交通、工作,一言不合就吵架……不要以为孩子看不见听不到,你的这些一眼一行,孩子都深深刻在心目之中。


不要以为你看到的孩子就是孩子的真实面貌——当你让孩子走出你的范围,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你试着悄悄观察一下,那才是孩子真是的性格——而这个性格,很多时候都是从你那里拷贝来的。


一个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么,他的儿子就学会了在学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学。一个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么,她的女儿就学会了在学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学。


原则三:尊重孩子的性格差异,尊重科学的成长规律,做良好环境的提供者。


我们都知道南橘北枳的道理,更不用说比植物更加复杂的人类了。每个孩子天生的体质、性格、敏感度、天分都有不同,那么,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去追求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确的教育方式——那从来都曾存在——有的,只能是适合每个孩子的个体方法。


这样,家长也别犯难,虽然每个孩子都需要找到属于他自己的方法,但是,在孩子的成长和学习上,还是有相当的科学规律可遵循的。


现代的医学和心理学,已经证明,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生动、充满活力、令人愉快的体验,那么,最容易学会、最容易学牢靠。换句话说,心情好,学得好!


其实,我们只要想一想自己工作的状态,就很容易知道了。当我们长时间处于焦虑、紧张,甚至是恐惧的时候,是不是根本无法好好思考,甚至会产生“大脑短路”的情况呢?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盯着孩子的作业本,一道题没做对就大吼大叫,施以重压呢?这样的环境,孩子的性格养成,学习能力,又怎样能良性发展呢?


所以,我们家长要做的,不是陪孩子写作业,而是陪孩子玩游戏;不是训斥孩子不听话,而是倾听孩子的心声;不是撕碎孩子的考卷,而是陪孩子阅读;不是逼孩子成才,而是给孩子成长的时间……


最后,让我们再回到艾伯特的人生——还记得那个口吃的国王艾伯特吧——当他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感同身受之下,他就和自己的父亲完全相反,对孩子非常宽容,成为了一个和蔼可亲的父亲的典范。在家里不再采用传统王室的严格教育,而是营造出了一种“中产阶级皇室家庭”的氛围。艾伯特经常称他们家是“我们四个”,他们是真正地亲密无间、彼此相爱的四口之家,他的两个女儿生活地非常快乐和自由——大女儿就是现在的伊丽莎白女王。


是的,艾伯特后来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国王和伟大的父亲,但童年的性格阴影,一直伴随着他的毕生——口吃一直没有完全恢复。同时,由于他为了缓解精神压力而过度抽烟,早早就患上了肺癌,不到60岁就去世了。


艾伯特的一生,当为我们所有做父母的警醒: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你种下什么种子,就会结什么果实;而且,一旦种子播下,后面无论你费多少工夫去修建、嫁接,都很难改变;不要把眼睛只盯在成绩上,多花费时间陪伴孩子,尊重孩子,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吧,那比什么都重要!

52楼
XWZ06 发表于:2014/7/12 8:26:00

一写就错的九个成语

惹事生非(是);汗流夹背(浃);再接再励(厉);弱不经风(禁);禁若寒蝉(噤);名符其实(副);委屈求全(曲);一杯黄土(抔);仗义直言(执)……这些错误你看出来了吗?
53楼
XWZ06 发表于:2014/7/12 8:28:00

救命的七招  

2014-07-11 19:53:14|  分类: 小偏方治大病|举报|字号 订阅

本文转载自大众平台《救命的七招》
  1、噎到东西 2、落枕 3、脚抽筋 4、脚麻了  5、半身不遂  6、心脏病猝死    7、哮喘 。这个请大家千万千万要努力传哦,可以教人,也可以救人哦!
  1、噎到东西之处理方式----只要「把手举起來」
  美国纽泽西州大西洋城五岁男童史宝斯,机灵地救了祖母一命,他的方式很简单,只要「把手举来」!
  五十六岁的雪儿丹恩史都华日前在家一边看电视一边吃果冻,当史都华转过头时,一块果冻卡在喉咙。她试着挤压腹部自救,但沒有用,此时孙子史宝斯问:「奶奶,您噎到吗?」史都华说不出话,「我猜您噎到了,奶奶,把手举起來,把手举起來。」史都华照做,結果真的把果冻吐出來。史宝斯当时很镇静,他说这是在学校学到的。
  2、落枕
  您偶而早上起床会发现自己落枕了吗?就是脖子疼痛。
  一旦落枕时,只要將你的脚抬起來!把大脚姆指給掰开來,慢慢的以順时或逆时的方向按摩旋转。
  3、脚抽筋时
  左脚抽筋时高高的举起右手,右脚抽筋时高高的举起左手,马上舒緩。
  4、脚麻了
  若左脚麻了,用力甩你的右手掌。若右脚麻了,則用力甩你的左手掌。
  5、半身不遂(不管脑出血还是栓塞)、口眼歪斜,马上取缝衣针将患者双耳垂最下点刺破,各挤出一滴血,病人马上治愈,而且愈后不留任何后遗症。
  6、心脏病猝死发生后,马上脱掉患者袜子,用缝衣针分别刺破其十个脚趾尖,各挤出一滴血,不等挤完十个脚趾尖,病人即清醒过来。
  7、不管哮喘还是急性喉炎等,发现病人出不来气,憋得脸红脖子粗,赶紧用缝衣针刺破其鼻尖,挤出两滴黑血即愈。
  以上七法均无任何危险,请放心操作,都在10秒内有效。
54楼
红旗GS 发表于:2014/7/12 11:10:00
支持、关注本次赛事!
55楼
红旗GS 发表于:2014/7/12 11:38:00
尤颖钦说:“如果从我个人的生活角度来说,我希望和我的家人平安、健康、幸福、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如果从事业的角度来说,我只希望,将来我能够走多远,就将象棋传播多远、推广多远。非洲有这样一句谚语:要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就一起走。我一直以为,象棋是一个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事业!”
56楼
红旗GS 发表于:2014/7/12 11:42:00
棋手尤颖钦少年时
快乐童年——多姿多彩的开局
九岁的尤颖钦没有想到,自己学会了下象棋,居然也会像学习成绩那样优秀。
那年暑假,父亲见她把暑假作业写完了,看她闲着无聊,便教她和姐姐下象棋玩。没想到开学后的第一天,老师就问有没有女生会下象棋的,尤颖钦一听非常高兴,马上举手说我会。
才学棋一个多月的尤颖钦,就这样参加了平生第一次象棋比赛。那是邯郸市首届“棋童杯”象棋比赛。而那次比赛尤颖钦发挥得很不错,稳居前列,到最后一轮时,只要战胜对手就可以夺得冠军,其实那盘棋她本来能够将死对手,可是她没有走将死对手的杀着,却非要吃掉人家一个车,因为她感觉多吃子而赢棋会更好玩儿,结果这盘走输了,只得了第二名。当时赛场上有个很和蔼的中年人,不仅从头到尾看完了她下的这盘棋,而且在赛后还给她复盘讲解。自己下过的棋,竟然让他一步不差地重复下来,这手“绝活”让尤颖钦惊讶不已,对中年人充满了崇拜,因此当这位名叫王宝强的教练问自己是否愿意去体校练棋时,她毫不犹豫就同意了。那时候的她学习成绩很好,在学校是大队长、班长、三好学生,业余兴趣也很广泛,参加了数学兴趣小组、作文兴趣小组、讲故事比赛兴趣小组、手工兴趣小组等,在学校乒乓球比赛中还获得了第二名,此外,她还是学校军鼓乐队的指挥,学习象棋对当时的她来说,无非是多了一项兴趣而已。
学棋的日子里,每天下午下了第一节课,她就背着书包去体校练棋,刚开始是走着去,后来又学会了骑自行车,每天风雨不误地练到晚上7、8点,然后父亲去接她回家。吃完晚饭再写作业,可是已经困得不行了,父亲就逗她,让她把头发用绳子绑起来挂在梁上,学学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动力”,那时侯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因为她对象棋非常喜爱,也没有觉得自己有多苦,只觉得很好玩儿。尤其是每天下午只上一节课,然后就可以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里走出教室去体校训练,心里觉得特别惬意、特别自豪。那时候,尽管学校的兴趣班都是不收费的,但每种“兴趣”都得花去很多时间,为了练棋,尤颖钦就把以前参加的很多兴趣班都停了,只担任着军鼓乐队指挥一直到小学毕业,因为那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小时候她家所住的小区有很多人喜欢下棋,而且棋下得都还很不错。一到晚上,他们会在小区的路灯下摆开战场,父亲为了让她提高棋艺,晚上常常会带她到这些“棋摊儿”来,和那些叔叔伯伯们轮番交战。夏天的时候,路灯下蚊虫很多,父亲就拿着蒲扇在旁边帮她驱赶蚊虫。刚开始输多赢少,慢慢地,能和她抗衡的棋手越来越少了,听说这个小区有一个下棋很厉害的小丫头,附近的棋迷很好奇,纷纷前来挑战,她成了这一带的“小名人”。每当晚上父亲带她下楼时,就会听见有人喊,“老尤家那二丫头又来下棋了,赶紧让座!”
八十年代中期,家属院经常停电,晚上父亲就带她蹲在马路牙子上陪她下盲棋,锻炼记忆力。在此期间,父亲还带她走访了邯郸市的很多象棋高手,其中邯郸市的另一位象棋教练陈其老师,对她帮助很大。
但当时的尤颖钦毕竟还是一个刚懂事的小女孩,练棋时间长了,也会有烦的时候,有时候看着别的小朋友跳皮筋、丢沙包,尤其听小朋友们互相讲着从刚电视里看来的故事,也曾让她羡慕不已。
有一次,尤颖钦被所在学校——邯郸市中华桥小学推选为邯郸市丛台区优秀少先队员,并取得了去秦皇岛参加河北省优秀少先队员夏令营的资格,能参加夏令营是她很向往的事情,而且对她这样年纪的孩子来说诱惑实在是太大了。但不巧的是,那一年11月份将在河北廊坊市举办河北省象棋比赛,邯郸市体校决定在暑期对所有队员进行备战集训,而这个比赛恰好也是她特别想参加的。两件事情时间上发生了冲突,到底选择哪个放弃哪个,她做了很多心理斗争:学校把这个夏令营的唯一一个名额给了她,很希望她能代表学校去参加;而体校的王宝强老师,也非常希望她能代表邯郸市去参加省赛。后来,父亲给尤颖钦做工作说,夏令营以后还有机会去,但这样的比赛机会是很难得的,这个比赛不仅关系到你自己,而且关系到邯郸市的比赛成绩。最后她决定放弃夏令营,选择参加比赛的集训。那次比赛,她获得了河北省少年组冠军。而遗憾的是马上就小学毕业了,夏令营也最终成为了童年的一个未能实现的梦。
金色的童年,就在朗朗的读书声与棋子悦耳的敲枰声中匆匆而去。如果说人生真的如棋,那么她的童年的学棋经历就是她的开局。这个开局,影响了她的一生。
57楼
笑傲江雪2014 发表于:2014/7/12 11:48: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8楼
棋思妙象 发表于:2014/7/12 12:04:00
以下是引用茶余饭后在2014-7-12 8:04:00的发言:
支持邓州比赛,到时一定带孩子去!



南阳邓州欢迎您!!!
59楼
乡之愚者 发表于:2014/7/12 16:39:00

顶起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 (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0楼
红旗GS 发表于:2014/7/12 18:39:00
以下是引用茶余饭后在2014-7-12 8:04:00的发言:
支持邓州比赛,到时一定带孩子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共10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2][3][4][5] [6] [7][8][9]

Copyright ?2004-2014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