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象棋文章 >> 棋手文章 >> 浏览正文

恭贺赵汝权荣获第三届“杨官璘杯”海外组冠军

时间:2008/11/21 22:52:00

           恭贺赵汝权荣获第三届“杨官璘杯”海外组冠军
     2008年11月20日下午,第三届“杨官璘杯”全国象棋公开赛顺利落下帷幕!香港棋王赵汝权最后一轮后手战胜法国棋手胡伟长,最终以五胜四和积十四分的优异成绩,夺得第三届“杨官璘杯”全国象棋公开赛海外组冠军。
     第三届“杨官璘”全国象棋公开赛海外组比赛,从比赛的九轮对阵情况看,以赵汝权为主的香港棋手成绩较为突出,前十名有四位是香港棋手(冠军赵汝权、殿军梁达民、第八名陈强安、第十名翁德强),赵汝权最终问鼎冠军。对此,赵汝权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谦称,香港棋手本届共有八名参赛,虽然参加人数较多,但是比赛既要靠实力,也要看临场发挥,两者皆达到最佳才有可能拿到好的结果。
     被誉为“香港棋王”的赵汝权9岁从广州移居香港,他几乎连小学都没上过,从小就跟随师傅学做玉器,一有空余时间就到附近的公园看街坊下棋,竟然无师自通,逐渐以棋为生。从未跟随名师学棋的赵汝权,便在17岁那年,一举夺得香港公开赛青年组冠军,以后赵汝权24岁夺得全港冠军。之后,赵汝权参加的香港公开赛,冠军几乎从不旁落,1987年参加中菲港马邀请赛,在杨官璘、胡荣华参赛的情况下,他力压胡荣华成为亚军(与胡荣华对弈1胜1负,但凭积分优胜)。此外,赵汝权自1977年以来,在各种大赛中先后战胜过胡荣华、杨官璘、柳大华、李来群、王嘉良、吕钦、徐天红、赵国荣等八位中国内地的象棋特级大师,1988年即获象棋特级国际大师称号。
     难得与赵汝权交谈,当然不能放过请教他弈棋心得,他说:“捉棋首先要有兴趣,跟着就要讲天份,如果没有天份,就算你捉住他双手教都不会有用。”但是他也不会否定后天的努力,认为下象棋能“工多艺熟”,起初他也是因为看得多才懂得怎样下棋。对于一些人盲目背诵棋谱,赵汝权则持否定态度:“每本棋谱都是出版者的心血,看看是无妨。但棋局千变万化,棋谱没可能涵盖所有棋步,没可能背这么多。”最重要是多思考,研究不同走法,才能获得进步。
     问及赵汝权对棋坛宗师杨官璘的印象,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与杨官璘对阵并有取胜记录的赵汝权表示,他特别敬佩杨官璘的棋品及人品,虽然他与杨官璘对阵都是负多胜少,但是杨官璘缜密的棋风、一兵一卒也决不轻易丢的信念以及高深莫测的残棋功夫,都令赵汝权留下难忘印象。问及赵汝权对本届“杨官璘杯”全国象棋公开赛的印象,赵汝权对此特别满意,他说:“小镇办大赛,推广象棋功劳大啊。”同时,赵汝权对本届大赛的服务、接待和会场环境也是比较满意,尤其是对开幕式晚会的精堪表演特别感动。
     现在,象棋已成为棋王赵汝权的唯一娱乐,究竟为什么象棋会有这么大的魔力呢?赵汝权指出下象棋有很多益处:“象棋是老少咸宜的,能经常锻炼思维,对脑筋有帮助。”此外,赵汝权还指出:“象棋可以消除现代年轻人的冲动心态,下棋给对手《杀》惯多了,动辄要面对输棋的情况。你不可能对着别人发脾气,就算要发,都会躲藏于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发吧。”    
      面对将来,赵汝权坦言由于自己“读书少”,没有什么打算,只能“见步行步”。面对香港年轻高手不断涌现,赵汝权没有担心自己的“棋王”地位会被夺去,相反更他能以“平常心”面对一众新人:“人年纪大了反应自然较迟钝,下象棋这门玩意绝对不会《越老越灵》的,我迟早都会被年轻人《踢走》啦。”细想一下,我问他这个问题实在有点多余,以赵汝权这种豁达性格,早已看透了胜负和名利,一心只求透过对弈来寻觅乐趣,又怎会计较被其它人超越呢?
     赵汝权多次参加过世界象棋锦标赛,他荣获过2次第四名(第三届、第五届)、2次第六名(第四届、第七届)、2次第九名(第六届、第九届)。如今的赵汝权有着40多年的棋龄,雄霸香港棋坛也有30余年。在今年十月份北京举办的第一届世界智力运动会象棋男子快棋项目上,赵汝权荣获季军(冠军是中国的汪洋,亚军是中国蒋川)。昨天(11月20日),赵汝权又荣获第三届“杨官璘杯”全国象棋公开赛海外组冠军。
     赵汝权为中国象棋推广走向世界,作出了较大贡献。在此,我衷心的恭贺赵汝权荣获第三届“杨官璘杯”全国象棋公开赛海外组冠军!衷心祝福赵汝权先生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象棋事业再创辉煌!

Tags:赵汝权 
作者:小猴子 编辑:小猴子 手机版
  • Powered by laoy8! V3.0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