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象棋文章 >> 棋谈棋文 >> 浏览正文

中国象棋特级大师标准变变变

时间:2007/9/21 15:58:00

中国象棋特级大师标准变变变

  按照最初也是最为严格的规定,必须在水平最高的全国象棋个人赛中获得3次冠军才能晋升特大。因此,1982年前国家体委授予的首批获特大称号的棋手只有两人,一个是上海胡荣华,另一个是广东杨官璘。这两个当时拿冠军最多的棋坛名将,获得特大无疑是响当当的,是令人佩服和敬仰的。

  到了1984年,特大标准被放宽,凡一次全国个人赛冠军或3次全国亚军、季军可晋升特大。由此李义庭、柳大华、李来群、吕钦、许银川、王嘉良、赵国荣、徐天红、陶汉明、洪智等先后踏进这个“门槛”。

  到了1998年,改革晋升特大标准举措频频出台,注定了这一年是象棋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先是出台4次全国个人赛前6名就可以成为特大的规定,这样一来,蔡福如、孟立国、卜凤波、徐天利、林宏敏、刘殿中、于幼华等人跃进特大“龙门”。这次放宽的幅度是最大的,一下子使当年仅有8人的特大队伍“扩容”到15人,其中有的人早已淡出棋坛,因而引来了“特大还是否货真价实”的争议。

  同样在这一年,又增加了3年内两次获得全国个人赛亚军和季军者也可晋升特大的规定。在2001年和2003年先后获全国个人赛亚军、季军的王斌成了这条规定的最大受益者,由此晋升为特大。

  也同样在这一年,晋升特大又多了一条途径,不再非得在水平最高的全国个人赛上创造佳绩才行,凡在新增的全国象棋大师冠军赛中一次夺冠且胜率超过76%,或两次夺冠者均可成为特大。在这个好比不上大学一样成才的比赛上,庄玉庭、万春林、郑一泓、苗永鹏4位棋手先后成为特大。

  有人说一再降低特大标准,可以鼓励更多棋手有机会向最高荣誉冲击,同时避免少数顶尖高手“垄断”各种冠军头衔。然而作为一名棋迷,我却要说,这特大标准可不能再降了,已经降到底线了。否则“特大”名号就要贬值了,就没有权威性了,就没有公信力了。金志扬找外援有个标准叫宁缺毋滥。郭德纲名气那么大都不敢说自己是艺术家,毕竟物以稀为贵嘛!

作者:赵明 编辑:任意棋 手机版
  • Powered by laoy8! V3.0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