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象棋资讯 >> 棋坛动态 >> 浏览正文

棋院如不作为 象甲难有作为--诸多问题折射联赛窘境

时间:2005/4/7 19:33:00



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循环图片

  中国象棋有很强的群众基础,但象甲联赛却面临影响力小的窘况。

  2月23日,2005年象甲联赛举行首轮比赛对阵抽签仪式。但如今吉林队因经费问题已经退出,中国棋院只能找其他队伍替补吉林队留下的空缺。

  新闻点眼:2005年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将于4月8日在北京举行开幕式,4月9日,12支参赛队将集中在北京中国棋院进行首轮比赛,然后是每周三进行一轮主客场比赛。沈阳队在宣布因没有赞助而退出本届联赛后引起各界关注,事情因而出现转机,这支较有实力的队伍最终能如期参加即将开始的联赛,避免了联赛缺了一支队的尴尬局面,这也令中国棋院松了一口气。但这件事也折射出象甲联赛目前的窘况:影响力甚小,企业赞助难找,缺乏新闻点,大众参与度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是象甲联赛能否健康成长的前提。本专题撰文:本报记者施绍宗

  窘况之一:

  各支棋队难拉赞助

  象甲联赛今年已进入第3届,但与围甲联赛相比,参赛队在寻找赞助商问题遇到的困难要大得多,结果老牌劲旅吉林队退出联赛,特级大师陶汉明下岗待业,青年新锐洪智虎落山城。象甲联赛目前的情形是连象棋名人都难拉到企业赞助,湖北队的柳大华拉到的企业赞助不多,江苏队的徐天红去年没拉到什么企业赞助,吉林队的陶汉明拉到了一些企业赞助,但据悉并没有完全兑现。只有广东队的吕钦和上海队的胡荣华拉到了稳定的企业赞助。当然这有各方面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一是象甲联赛的影响力很小,二是赞助企业很难得到令他们满意的回报,如去年的联赛总冠名企业将军集团退出赞助,据说主要原因就是他们认为这笔钱花得很不合算。象甲联赛的影响力不大有其客观原因,主要是由于象棋还未真正走向世界,缺乏国际竞争,没有巨额奖金的国际比赛,使其影响力本身就不如围棋。但主观原因也不可忽视,中国棋院象棋部的不思进取应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这在后面将会细述。

  包括胡荣华徐天红等棋王在内的众多象棋界人士都说:“象甲联赛坚持下去就是胜利!”事实上象甲联赛一年一年搞下去难度也不算太大,但如果象甲联赛的运作模式年复一年还是老样子,那么象甲联赛就真的会前景堪忧。有人甚至提出,如果大部分参赛队的经费都只有20万~30万元,象甲联赛搞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

  赞助象甲各队的企业很多认为就回报而言相当有限,就目前情况而言,对赞助企业是以“冠名棋队”作为回报,但仅是“冠名棋队”究竟能值多少钱却是一个问题,而受赞助的队却很少考虑应该如何具体回报赞助企业。回报是需要相应的策划和运作才能不断体现出来的,由于缺乏卓有成效的运作,赞助象甲就很难得到明显的回报。

  另外,有一个问题不能不注意,联赛有时是有总营运商的,因此中国棋院与总营运商就要配合好,共同进行联赛的策划和运作。但参赛各队通常并不存在这样一个“中间人”,要进行良好的策划和运作,不是由棋队进行就是由赞助商进行,由于棋队一般不具备策划和运作的经验与能力,而赞助商则认为这不是自己的责任,结果这一重要工作就被忽略甚至是悬置了,这样,不但对赞助企业的回报无从谈起,就是对棋队本身的宣传也不利。

  解决途径:

  加强策划助企业获回报

  虽然有个别赞助商也愿意自己来策划和运作所冠名的棋队,如王老吉公司,但因资金投入不多,策划人才不足,也难有巨大的成效。其实,要解决对赞助企业回报不足的问题,除了上述几点外,赞助企业还要转变观念,要认识到,赞助象甲联赛本身是不可能赚钱的,一般情况下,棋队“出售”冠

 来源:广州日报大洋网 编辑:打虎将 手机版
  • Powered by laoy8! V3.0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