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象棋文章 >> 棋书棋评 >> 浏览正文

黄海林、赵鑫鑫合著《2010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特辑》即将出版

时间:2011/9/16 18:27:00

《2010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特辑》序言

  象棋爱好者提高棋艺水平的途径之一就是学习高手的对局谱。我们的前辈很怀念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因为那时象棋书刊的出版处于繁荣期,当时的一线高手几乎都出版过棋书或积极地为棋刊撰写棋评。但随着国家奥运战略的推出,象棋活动步入低谷,书刊的出版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而一线高手除了偶尔为棋刊写棋评外,已经很少出版专著。

  我们学棋的时候,都曾经囫囵吞枣地打过很多棋谱,在实战中亦步亦趋地模仿高手的一招一式,但是由于理解不深,感觉棋谱似乎也不像武侠小说中的“武林秘籍”那般神奇。直到我们进入专业队,走上正轨之后,我们才明白打棋谱实际上就是一点点积累象棋知识、提高理论水平的过程,棋谱里的“绝招”只是特定局面下的佳着,想通过打棋谱学“绝招”、走捷径,此路不通!但高手的棋谱,就像学书法临摹的字帖,多看多临,初学者可以打下比较好的基础。

  前辈留下的经典棋谱,今天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例如杨官璘老师的《弈林新编》还是1977年出版的,比我俩的年龄都大。我们小时候,这本棋谱使我们受益匪浅。前些时候,鑫鑫还拿书中的“例和残局”给队里的小棋手当训练教材呢!杨老师去世已经一晃三年多了,但他的书依然是后辈学棋的指南针,可见“书比人长寿”绝非虚言!

  以我俩目前这种“新手上路”的能力,要写出杨老师《弈林新编》那样的传世佳作,显然力所不及。但继承前辈的传统,为棋艺爱好者编写好的棋书,对我们来说责无旁贷。海林的师兄许银川为了尽到一名棋手的本分,全力以赴地编写个人专集《银川棋路》,他和编辑杨柏伟兄一同在广州地中海国际酒店客房内字斟句酌校对书稿的认真样儿,真是让我俩好生感动,也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写好一本书,能力、态度,缺一不可。

  从2008年起,江苏特级大师王斌每年编写一本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特辑,2010年出版的《2009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特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据说上市不久即销售一空。今年王斌杂事缠身,没有精力写作了,而出版社希望这个新开的品牌不要中断,希望我们接棒。能有这样的机会,我俩既感兴奋,又有一点惶恐,在编辑杨柏伟兄鼓励加逼迫的“软硬兼施”之下,我们终于合力完成了这本“处女作”。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布局新招和第1至7轮的对局评注是由海林执笔的;陷阱攻略和第8至11轮的对局评注是由鑫鑫执笔的;附录的各轮对阵表转自汕头棋院网(www.stqiyuan.com)。

  我俩年龄差九岁,一个在广东、一个在浙江,当九十年代末海林被媒体誉为“象棋四小龙”时,鑫鑫还在参加少年组的比赛。2002年因为一同代表深圳队参加全国象棋团体赛,我俩短暂地成为队友。当时鑫鑫还曾到广东队的二沙岛基地训练了一段日子,我们成了莫逆之交。虽然此后在全国大赛中,我们再无机缘携手作战,倒是在广州“迎春杯”团体赛中,我们几次联手组成地中海集团队,两次获得冠军、一次获得亚军。而这本书稿的具体编写事宜,正是在今年的“迎春杯”赛期间敲定的。这本小书,是我们多年友谊的纪念品。

  随着象棋软件的开发、应用,对于棋谱的写作者来说,既提供了便利,也带来了挑战。因为许多具有一定水平的业余爱好者,他们也会熟练地使用软件分析棋局。棋评者如果稍有疏忽,就很容易被读者发现。因此我们成稿以后,还是小心翼翼地对书稿反复校核,希望能够避免漏步。

  由于我们初次从事写书这一项神圣的工作,文字水平还很稚嫩,但我们还是尽可能对棋局的各种变化仔细分析、详尽拆解,对于开局、中局、残局各个阶段应该注意的要点以较多的笔墨讲解,使读者领会棋局的精妙处和象棋实战中应该了解的基本棋理,只有明棋理,学习棋谱才会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至于我们这本小书,能不能令各位读者满意,我们真是有点忐忑,希望能够及时听到、看到读者的意见,让我们有进一步提高的努力方向。


  黄海林 赵鑫鑫 2011年8月

作者:黄海林 赵鑫鑫 编辑:打虎将 手机版
  • Powered by laoy8! V3.0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