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象棋文章 >> 棋谈棋文 >> 浏览正文

蒋业彬棋人棋事: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时间:2012/2/17 20:11:00

             蒋业彬棋人棋事: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记东莞市象棋教学实验基地教练蒋业彬老师

             蒋业彬老师获得石龙首届“棋协杯”冠军

       这一周,石龙镇黄家山小学成为东莞市象棋教学实验基地与其他中、小学一样,也将要期末考试了,寒假就要到了。东莞市象棋教学实验基地和石龙学校少年宫新一轮的幼儿、青少年棋类训练即将启动。今天,阳光明媚,从事象棋教学的蒋业彬老师偷得浮生半日闲,踯躅于东江河畔的绿丛中。

         在石龙和一衣带水的茶山两地生活了十九年。蒋业彬老师第一次有此等闲情逸致欣赏夹江两岸的景色,此际,湛蓝的东江河上清风随来,水波不兴。蒋老师的心境是前所未有的平静。他衷心的感谢石龙镇、茶山的政府和文化体育部门,衷心的感谢石龙镇、茶山的棋友,使他得以在东莞市安居乐业。他深深的感到,绝不能志得意满裹足不前。必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继续为繁荣茶山镇、石龙镇的象棋文化做出贡献。

         蒋业彬老师(左一)与石龙的棋友们多次受到表彰

          蒋业彬19692月出生在山明水秀的四川省万源市,六岁开始下棋,未几,已可匹敌、战胜当地的棋手,成为没有神童桂冠的神童。在小学、初中乃至中专深造期间,他的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课余时间和就业后的工余时间他总是孜孜不倦地解拆棋谱,研究各种开局、中局杀法和在残局如何克敌制胜。而且理论跟实践相结合,与乡镇、县城、地级市的棋手反复较量。只几年工夫就获得地区象棋第一名的头銜。

         19933月,蒋业彬随民工潮南来东莞。石龙的象棋文化根基深厚源远流长:1962年孟春,何锡康在石龙人民大会堂逼迫巡回表演的全国象棋赛榜眼蔡福如订城下之盟、在广州市攻下数名甲组棋手的擂台;上世纪八十年代,陈我民在香港举办的港、澳、台、东南亚国家棋王争霸赛中过关斩将荣登棋王之王的宝座;同期,蔡自立一举夺得香港象棋比赛的第二名,其弟蔡植坚弱冠之年已屡获殊荣,一直执东莞棋坛牛耳。同样使蒋业彬赞赏不已的是,石龙的棋手、观众颇具大家风范。 棋手对弈时,纵使围观者百数十人,棋坪四周总是鸦雀无声,绝无偏帮一方的现象。于是,石龙这历史文化名镇理所当然地成为蒋业彬定居地的首选,使他不再挟技远游了

          蒋业彬来东莞之初,有一段艰辛的历程。他在建筑工地当泥工,近半年的工钱被无良老板先是拖欠继而是呑噬贻尽。行囊羞涩,他租不起旅店便冒着蚊虫的叮咬躲进石龙南桥的桥洞里过夜,白天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所幸的是,蒋业彬在石龙中山公园下棋时思维缜密妙着连珠、弈后还复盘细说对手落败原因,棋艺、棋德令黄灼然等青年棋手由衷敬佩。惺惺自古惜惺惺,对蒋业彬生活上的窘迫,黄灼然感同身受并想方设法把蒋引荐到石龙维康食品厂当工人,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蒋业彬为人憨厚,十分珍惜得来不易的那份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答谢棋友的关怀。 

        石龙有一个德艺双馨的外来棋手的消息不胫而走,茶山镇的棋友时有所闻。茶山镇高度重视和大力弘扬象棋传统文化由来已久。已故的谢锡〔字杰雄〕先生是南社村人,一生高风亮节有口皆碑,棋仙钟珍和五获全国冠军的杨宫璘都是他的至交。他把大半生的精力用于筹办赛事和培养象棋精英,何锡康、蔡自立等人都是他的入室弟子,得他衣钵真传。东莞在象棋界中声名鹊起他居功至伟。现任市棋协副会长、茶山棋协会长的谢陈邦先生是象棋界中的伯乐。他慧眼识英,礼贤下士,既聘请蒋业彬为茶山象棋队主教练,又妥善安排蒋业彬的生活。让蒋开班授徒崭露头角,使茶山棋风日盛,新人辈出。其中,陈国华同学在参与的象棋比赛中都获得良好成绩,考入中山大学后仍念念不忘蒋业彬老师的恩情。

       蒋业彬老师荣获1998 年东莞市棋友杯冠军、2000年市象棋锦标赛冠军、2007年市体彩杯冠军和四次市棋赛的亚军。2006年参加四川省体育运动会,成绩斐然,夺得象棋比赛第四名。

         近年,石龙镇政府、茶山镇政府和市棋协加大对棋类活动人、财、物力的投入,两镇的棋协和黄家山小学不失时机地举办大型棋类竞赛。参赛棋手之多、比赛规模之大实为东莞之最。担任裁判长的蒋业彬老师每次都指挥若定,工作能力及聪明睿智已得到东莞市象棋界的一致认同和赞许。

          最令棋界人士啧啧称羡的是,蒋业彬、叶鸿恩老师2007年开设龙魁棋苑授艺,其后在石龙黄家山小学的象棋教学研究实验基地任教。他们教学态度严谨认真、方法先进、善于发现好苗子并培养为参天大树。已成功地培育出一批走出东莞、走出广东、驱动车马炮兵在全国赛的棋盘上纵横驰骋的幼儿、青少年象棋新星。而今,在棋协实验基地黄家山小学的展览室里,摆满了新星们艰苦奋斗赢来的奖旗、奖状、奖杯,林林总总,使人目不暇接。

            此骄人成绩,恕笔者不能一一细述,只举数例以明之:在2011年的全国赛上,罗宁飞获十岁组第三名、叶佩玲获十岁女子组第七名;在去年的全国中小学运动会上,年仅8岁的朱健一获D组第二名;1997年出生的陈健朗获2009年省赛第三名;1998年出生的唐浩峰获2008年全国青少年宫B组第二名;2010年的省赛上,梁运龙获十岁组第二名。人们在这些幼儿、青少年棋手的身上看到了当年胡荣华、吕钦、许银川的缩影,对象棋新科状元的横空出世充满期待。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十多年来,东莞市在传承、弘扬象棋传统文化以打造文化强市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默默耕耘的蒋业彬老师功不可没。

(编辑:廖六志) 来源于http://www.dgslhjs.com/

作者:综合棋讯 编辑:小猴子 手机版
  • Powered by laoy8! V3.0sp1